返回

零售變革|現代零售業的發展趨勢及困境

零售業-發展-困境-新零售

「零售」是最古老的貿易方式之一。我們現在提到的現代零售業,實際上是從1852年第一家百貨商店誕生開始的。在經過了近170年的發展,零售行業歷經了數次變革,從百貨商店到連鎖商店再到超級市場,零售行業一直圍繞著成本效率體驗三點要素。

 

零售行業整體發展趨勢

零售業-趨勢-發展

1990年電商的興起為整個零售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也將零售行業快速的拉入了數碼化浪潮的核心區域。近年來香港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趨緩,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影響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現了負增長。傳統的零售商店再一次面臨新的危機。

 

1. 零售銷售額增長近年趨緩

1982年以來,香港的零售業一直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零售業的銷售數量指數僅用了15年左右的時間便從53.6翻了一倍(圖左)。但近5年來,由於經濟發展趨緩,零售銷售增長趨緩,2020年2月份更錄得有史以來最大單月跌幅,按年下降44%。迫於經濟下行的壓力,傳統零售業轉型勢在必行(圖右)。

香港-零售-數據

2. 網上購物有較大提升空間

市場研究機構NielsenIQ發現,網上家庭式購物在香港2020錄得46%的顯著增長。消費者在2020年的網上購物次數增加了75%,明顯比網上消費滲透率的升幅高。香港消費者在網上消費的花費是實體店的2.5倍,而每位消費者所花的金額則較2019年上升52%。

 

3. 轉型始終圍繞以消費者為中心

零售市場始終離不開「人、貨、場」三大核心要素,通過不斷嘗試,通過數據對三者進行重新鏈接與重構。三者中「人」是最為複雜的因素,無論是貨還是場,都應圍繞人的需求和體驗,近年來不斷對「人」進行細分,社區門店的蓬勃發展就是人群細分的成功案例。

 

4. 直播帶貨將成為主流

在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下,原本面對面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零售行業突然無法與客戶接觸。如果說在2020年以前,傳統的零售百貨對於數碼化轉型還存有一絲僥倖心理,那麼在疫情的加速下這一絲僥倖也淪為泡影。

零售行業面臨的困境

在上述趨勢的影響下,零售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然而我們也發現,線上線下相融合是新零售最熱門的話題,但融合的速度卻能夠看出一個企業的彈性和實力,甚至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根據用友對零售行業的跟踪分析和洞察,零售行業普遍面臨以下四個困境:

1. 人才難尋覓

香港零售行業63%的從業人員為高中或以下學歷, 根據政府人力資源數據顯示,學士學位或以上學歷員工佔比只有約25%。由於零售行業整體收入偏低又導致了大量的人才外流。在數碼化轉型的當下,零售行業想要吸引合格的具備數字化能力的專業人才更是難上加難。

 

2. 經營難突破

零售行業當前幹部年齡層偏大,多數為70後,大部分人對數碼化轉型的決心不夠堅定,並且較為守舊,難以打破局面,推動經營創新。在組織架構上多數沿用深井式,科層式的組織架構,難以打破「部門牆」。無論是打造平台型組織還是學習「阿米巴」的經營模式(Amoeba operating),傳統零售商店成功的案例鳳毛麟角。

 

3. 利潤難提升

由於香港消費者的價格導向較為明顯,且市場多數產品的質量與服務差別較小,依靠傳統賣貨方式的零售商店利潤難以提升。諸如Walmart、METRO等國外品牌早就意識到這一點,延長其產業鏈,創造自有品牌。 盒馬等國內品牌也在持續進入到食品深加工的隊伍。零售行業從業人員的能力素質要求,也慢慢由銷售轉向更專業化的服務。

 

4. 數碼化意識難普及

在人才難尋覓,經營難突破,利潤難提升的三點相互作用下,熟悉零售行業且具有數碼化意識的從業人員幾乎是鳳毛麟角,許多企業花費重金引入了數碼化專業人才後,卻由於組織僵化,內部協同出現嚴重問題,導致這些人無法發揮原本期望的作用。又由於沒有成熟的轉型方法論和服務夥伴,導致數碼化意識難以普及。數碼化轉型成為紙上談兵。

 

結語

在上述背景下,人力資源部門如何才能夠幫助企業順利度過危機是當下組織最為關注的話題。

 用友憑藉多年來對整個零售行業的密切關注,結合數碼化浪潮的趨勢,在與孩子王、銀鷺、魯商集團、周生生等多家零售企業頭部客戶的密切合作後,整理繪製出一整套針對零售行業人力資源數碼化轉型的解決方案,通過組織重構,服務賦能,人才激活,數據智能等四個方面,幫助企業打造韌性組織,贏得未來。

訂閱電子報

獲取最新數碼化洞察

✓ 數碼轉型最新資訊       ✓ 行業動態

資源中心

你可能還喜歡